1. 首页
  2. /
  3. 图文资讯
  4. /
  5. 2021年绿孔雀栖息地雏雀大点名

2021年绿孔雀栖息地雏雀大点名






 ▲

绿孔雀 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

 2018年,我们建立了第一个绿孔雀栖息地社区共同管护区,经历了新出生绿孔雀扩散“失踪”,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大旱6-7个月无雨,经历了最长的等待,却从未放弃。多方合作摸索出了野生绿孔雀栖息地管护近似自然的人工干预第一手经验,终于迎来31只小孔雀诞生。这不是运气,而是所有绿孔雀保护者4年来,每一天的坚守而积累的成果。

01困境中寻路

2018年春天,我们建立了第一个绿孔雀栖息地管护区,野外录制的视频里,出现了15只小孔雀,加上成体和亚成体大约31只,兴奋之际,挫折却接踵而至。

 随后的三年旱季延长,从秋冬11月底到来年6到7个月干旱无雨,初夏雨水迟迟不落,山涧干涸。2019年镜头里只有2只雏雀出现过。

2020年,7月6日雨水才姗姗来迟,在春季孵蛋期过后,出现在监测镜头里的雌孔雀身边没有一只雏雀,让玉溪观鸟会的杨星、SEE诺亚方舟的小伊和腰村的巡护队员们无比沮丧。巡护员颜思忠说,他家的小鸡抱蛋,只孵出来一只却还是跛脚的。这年红外相的照片显示,林子里的温度达到42摄氏度。

大旱在持续,栖息地的山涧“绿孔雀池”再次干涸。腰村管护区2021年5月27号才正式有效降雨,丫勒管护区2021年6月10开始降雨、20号正式有效降雨。


     野生动物保护的第一目标是人退出,为绿孔雀提供安全的自然栖息地。于是,管护区根据设计方案划定界限,组建巡护队开展巡护工作,并采用红外相机监测,又到周边社区宣传绿孔雀保护的相关知识。人不猎捕了,怎么绿孔雀说不生就不生了,2018年出生的15只小孔雀又去了哪里?接着有人发现一只被蟒蛇吃掉的大羊,同时在距离栖息地不远的甘蔗地里出现了散落一地的雄孔雀羽毛,尸肉全无。还有人拍到绿孔雀飞过石羊江,离开了栖息地。“绿孔雀为何离开?”,“绿孔雀吃什么?”无数的问题,难解的忧虑弥漫在大家的心里。

生存三要素


接下来,我们向IUCN中国雉类专家韩联宪老师讨教。“食物、水和庇护”是生存的三个要素,他说。玉溪观鸟会、专家、诺亚方舟执行团队和巡护队员们一起走访周边老乡,对绿孔雀本地的食源植物和山间水源做了调查。大家发现,虽然保护措施消除了对绿孔雀的狩猎威胁,由于人类对森林的过度开发,导致绿孔雀栖息地破碎化,加上大旱持续,目前的栖息地已不能为绿孔雀提供充足的食源。所以,要让绿孔雀回归,必须让它们吃饱。于是SEE诺亚方舟根据专家指导明确了绿孔雀保护工作目标:保种增量。

02共谋举措,保种增量

“要想保护好绿孔雀,就把它当自己家的鸡来养。”这是杨星老师对巡护队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2019年夏秋,杨星带着巡护队,将栖息地附近被老乡抛荒的地租过来,种上豌豆、小麦等。2019年秋天,杨星带领巡护队为绿孔雀补水。他们以滴灌的原理,在林子边缘设立一个2吨不锈钢水桶,从桶到每一个种群出没的中心点,拉3公里以上的PVC管子,在尽头用竹子做个接水槽,让水慢慢滴下来。巡护队每半个月就用拖拉机拉3次水,每次1.5吨水去灌满水箱。


     慢慢的,大家发现红外相机视频里出现了野猪、山羊、猕猴、果子狸、中华斑羚、黄喉貂、豹猫、麂子、原鸡、白鹇、白腹锦鸡等17-18种动物,好似森林嘉年华一般!还有一只调皮的猕猴端着红外相机进行了自拍。“这不正好说明了绿孔雀的伞护物种的作用出来了吗?生物多样性在增加是好事啊”,大家纷纷议论。


一只调皮的猕猴端着红外相机进行了自拍,像不像不小心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的你

     动物多了,其他的问题也来了。水管被老鼠咬漏水了,巡护队就到汽车修理站拉来修车和机械厂的废机油涂水管上,让不喜机油味的老鼠暂时闻而退却。


雌原鸡驱赶麂子


雌孔雀驱赶麂子


豌豆、小麦出苗不久就被羊群吃得光光颗粒无收,于是巡护员每周一次到林子里给绿孔雀抛洒玉米、小麦、荞麦等食物。


野猪群一来,补充的食物立马就被一扫而空

还有那些与绿孔雀抢食物的野猪、猕猴、原鸡、麂子,又怎么处理呢?杨星说:想办法,每人出一个主意。

平时话不多的巡护员,动手创造都是行家。首先用钢筋焊接了补食笼,间距刚好拦住羊嘴和野猪,绿孔雀可以自由的取食,但不利于它观察周围的动静和逃逸。巡护员又用竹子和木枝搭了高架补食台,铺上落叶沙土与食物,高台搭好了,却又发现大山羊前蹄上台也能取食。那就再搭高点,搭成个落凤台,只有绿孔雀可以振翅而上,饮水点放在台下,动物们都可以享受。

巡护队员在补食台补充绿孔雀食物

小孔雀上补食台


03最长的等待

      干热笼罩着这片树林,林中深处,雄孔雀的阵阵引颈高鸣,划破了这干热下的寂静,也预示着新生命的诞生。每年4月到5月,巡护员们紧守在林子边,焦急地等待新生命的到来。由于无法监测到野外绿孔雀孵化和出壳的过程,小雏雀出壳几天后才能跟雌孔雀外出觅食,至今仍是一个谜。直到林中传来孔雀“叽、叽、叽”的呼唤声,谨慎的巡护员猜想是雏雀出来了,才进入林子收取红外相机。


     从红外相机的视频里可以看到,2021年4月27日,一只雌孔雀带着3只雏雀出来活动。树荫下一块平地上,羽毛鲜亮的雌孔雀,从容优雅地踩着大步,不时把叶子和浅土轻轻拨开。小雏雀们紧随妈妈前后,注视着妈妈嘴壳指引的地方。这就是小雏雀学习寻食的第一步。


碓窝平掌1雌3雏


     4月30日,杨四座基也出现了小孔雀。孔雀妈妈抬着头机警地巡视前方,却不慎踩到脚旁的一只小孔雀,只见小孔雀“叽呀叽呀”惊叫着,啪嗒震动着双翅,跳飞着向旁边跑开了。看来,10天大的小孔雀已长出了飞羽。


杨四座基2雌6雏



      2021年5月,从小伊收集的红外相机数据中,杨星老师惊奇地发现一个视频里同时出现了两窝(6只)小孔雀,兴奋之余却又陷入了忧虑:“我们这么小的面积,就有6只小孔雀出生了,照这样计算,每年整个元江流域得有多少小孔雀出生,上百只吧?那为何绿孔雀的数量还是那么少,增加的并不明显?”杨星老师的提问也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2021年春又是一个大旱年。进入6月,腰村与丫勒管护区这两个绿孔雀栖息地,才逐渐出现有效降雨,正常的孵化期已经过了。每一位在诺亚方舟从事绿孔雀保护的人员都紧张地等待,不知道栖息地里其他种群是否还会出现雏雀。


04迎来的惊喜

   

     2021年6月30日,终于等到了巡护员收集的红外相机数据,小伊兴奋地连夜检查5月及6月的数据。


     从5月数据显示,腰村绿孔雀栖息地共同管护区(简称:腰村管护区)的4个监测点均出现小孔雀:大罗汉松地有3只雌孔雀分别带着3只小雏雀;杨四座基有2只雌孔雀,共6只小孔雀出生,山神岭岗出现了4只小孔雀;向槽洼子的2只雌孔雀身旁各伴有2只和4只小孔雀。


     令人倍感惊喜的是,丫勒绿孔雀栖息地共同管护区(简称:丫勒管护区)2个监测点也迎来了小孔雀的诞生:4月17日的视频显示,带刀莫一只雌孔雀带2只小孔雀;5月22日开始,法克代箐1只雌孔雀带领4只小孔雀活动。


9只小孔雀同框


有爱的雌孔雀


5月到6月中,腰村管护区和丫勒管护区分别监测到新生小孔雀25只、6只。到6月30日,持续监测腰村管护区有19只小孔雀在活动,丫勒管护区有4只小孔雀在活动。我们将继续监测它们成长的过程。

从最初建立栖息地到现在,一晃已四个年头。在连续干旱的第三年头,2021年两个共同管护区有31只雏雀出生了。几年的尝试,逐渐摸索出绿孔雀保护近似自然的人工干预措施,改变了2019年、2020年大旱之年没有小孔雀出生的情况。

能有如此喜人的“收获”,包括在干旱的那几年,这不是运气,而是巡护员每一天的坚持,是一年年积累的成果。卸下欣喜,绿孔雀保护之路,还需继续前行!



我们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地,尝试保存一座诺亚方舟,让自然的物种自由繁衍,不离开原生栖息地。


SEE诺亚方舟项目致力于高山原始森林和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并特别针对濒危物种以及极小种群物种进行保护,努力探索人类社会与生态体系友善的依存关系。


诺亚方舟项目目前包括滇金丝猴保护、喜马拉雅蜂养殖与保护、濒危药用植物保护、高原江河土著鱼类保护、绿孔雀保护、亚洲象保护、保护区村庄和溪流垃圾不落地、山村生态卫浴、横断山新主植物园。

点击“阅读原文”支持“诺亚方舟”项目!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SEE诺亚方舟

Copyright © 2018~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 诺亚方舟项目
滇ICP备17008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