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跨界对谈分享
2021-05-07
2021年4月28日,借《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出版的机会,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的实施机构和各界人士共同对话,就保护的意义进行了研讨。让各界和公众了解旗舰物种——滇金丝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以及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的意义。
图/与会来宾合影
#01
科学分享
生物多样性空间数据与保护
图/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 闻丞
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IUCN专家闻丞博士就“生物多样性空间数据与保护”为题进行分享,其团队在项目中负责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他认为《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不仅对滇金丝猴当前的生存和保护状态进行了评估,也对其历史研究进行了系统追溯,也是对滇金丝猴分布区人-猴关系的科学审视。《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是综合采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范式,我们的团队与萧老师的团队也在探讨,尝试对滇金丝猴现状分布全域的复杂生态-社会系统进行剖析。
同时,闻丞的团队也在全国各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分布做了相关数据收集和整理。闻丞博士认为,配合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所做的数据整理和得到的分析成果,对于与滇金丝猴处境类似的许多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滇金丝猴DNA分析与种群交流
图/云南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
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于黎
参与项目中滇金丝猴DNA亲缘关系分析的云南大学研究员于黎教授,分享了滇金丝猴物种基因库建设的故事:“基因库被喻为生命时代的诺亚方舟”,经过各保护区一线工作者一年多的努力,项目共采集到22个滇金丝猴种群的3051份粪便样品,团队在实验室对这些样品进行4,500次的DNA 提取、10,000次线粒体的PCR扩增、100,000次微卫星的PCR扩增,再将获得的DNA中单倍型数和观测杂合度与其他灵长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滇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与其他灵长类相比属于中上等水平,意味着滇金丝猴的适应能力强、灭绝风险低。
研究发现,滇金丝猴是起源于中部,向南部北部扩散;中部的遗传多样性是最高的,北部的遗传多样性最低;中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与中部生境联通性比较好、食物丰富相对应;北部遗传多样性低也与北部生境恶劣、食物短缺相对应。
种群生存的第一种情况,就是它的遗传多样性高,种群数量大的这样一个种群,比如响谷箐和格花箐,他们的栖息地联通性很好,食物资源丰富。第二种情况是遗传多样性高但种群数量少,比如说安一,需要继续保持生态走廊来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第三种情况就是遗传多样性低、种群数量少的种群,比如巴美和归龙,它们的栖息地相对孤立、人为干扰严重、缺少基因交流,也表明他们的生存潜力低,急需要保护。最后一种情况是遗传多样性低,但种群数量非常大,比如说吾牙普亚这样的大种群,它们的遗传交流也非常低。我们把滇金丝猴种群划分为15个遗传种群和7个保护管理单元。
#02
视频祝贺
野外基地拉沙山发来的祝贺视频
图/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黄志旁
监测项目野外设计专家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黄志旁副研究员,日前正率领团队进行野外重大考察任务,他发来视频表达祝贺: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各位参加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的同仁,我是黄志旁,来自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今天是《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的发布会,很抱歉因为在野外出差不能参加发布会。今天,我正好在滇金丝猴的野外研究站,背后就是我们的拉沙山野外基地。2017年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启动时,就在这个拉沙山上开展滇金丝猴种群和生境监测培训会。很高兴今天这个监测成果——我们的《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出来了。我在拉沙山上祝愿《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的发布能够顺利完成,谢谢。
SEE会员肖志岳律师发来录音祝贺
图/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 肖志岳
肖律师捐助200万用于白马雪山保护区社区生计发展和共同保护项目。作为企业家为什么捐助资金来推动边疆区域的滇金丝猴保护行动?
肖律师:国内几十年的发展,我一直是直接的参与人和见证人,三十年的发展带来巨大进步。同时也看到了带来的污染和对社会、生物各种自然环境的破坏,非常的心疼。
我的女儿参加了白马雪山的一个野营活动,了解到在滇金丝猴保护中我们人的生活环境、生活边界跟动物有非常紧密的互动,要保护好滇金丝猴就必须要改善滇金丝猴栖息地地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环境。
2016年,在老朋友钱晓华的推荐下,我们到白马雪山考察,看到以前的猎人变成了保护动物的巡护员,令人非常感动!也看到他们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动物的实际生存情况,我当时下定决心来参加滇金丝猴的保护。
对濒危动物、珍稀物种下一步的保护,我希望有更多人、更多社会力量来关注和参与。另外保护珍稀濒危动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我们企业家可以出钱、可以出力,多是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但很多实质性工作是需要科学家、专业人士、政府、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的社会公众共同来参与的。今后的5年、10年,保护区要培养更多的保护工作领头人来推动,我相信未来参与保护的人会慢慢的多起来。
#03
丛谈研讨:
滇金丝猴伞物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主持人谢红芳先生邀请到参与滇金丝猴保护第一线的各保护区/林业部门项目责任人和代表分享他们对滇金丝猴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体验和故事。
图/玉龙县林业与草原局
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负责人 魏行智(中)
魏行智:保护工作要处理人-猴关系
这次《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的发布是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监测调查工作的结束,更是后续开展科学保护的起点。
滇金丝猴全境监测项目是第一次比较专业、深入的调查工作。从社区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关于滇金丝猴保护的历史,以及滇金丝猴的迁徙与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变。滇金丝猴栖息地附近有很多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利用大量的自然资源,所以,保护滇金丝猴要处理人与猴的关系。滇金丝猴的保护工作与当地村民的社区生活之间的关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体。
图/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生态旅游科科长 胡善斌(右二)
胡善斌:对滇金丝猴精心保护
滇金丝猴就如同我的家人,从我第一次见到滇金丝猴就对他产生了感情。每次从山林离开回到家中,就会对滇金丝猴依依不舍。
2018年7月24日晚上12点接到有一个滇金丝猴受伤的消息,立马召集巡护队员用背篓把滇金丝猴从山上背下来,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才到管护所,并进行初步的处理。后经过兽医的诊断,发现滇金丝猴的腰椎已经骨折。经过巡护员精心的照料,这只滇金丝猴恢复,回归山林。
图/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科研所副所长 徐会明(右一)
徐会明:滇金丝猴分布最南端的保护历程
1989年,首次发现滇金丝猴;2003年,开展科学考察,在龙马山发现滇金丝猴;2006年,设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2008年-2010年调查期间,滇金丝猴的数量大概在80只左右,在2017年开展的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中发现滇金丝猴的数量增加到180只左右。2014年跟大理大学合作,在2015年开展的的种群调查,在天池片的小坪再次发现已经消失40年的滇金丝猴种群,使滇金丝猴种群分布区域往南推移了40多公里。2015年5月7日成功救助了一只滇金丝猴,发现的地点比以往发现的种群还要往南推进10公里。这几年持续开展廊道修复6000多亩,希望让南部的种群有更健康的生境。
图/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 毛炜(左三)
毛炜:加大投入,推动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保护
今天是一个新的起点。滇金丝猴有65%以上的种群数量在白马雪山,也能够近距离观察到滇金丝猴。滇金丝猴如何从寻找到皮毛成为活体种群保护,到如今可以让公众和科研人员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做到今天的保护成绩,是两代人倾注了心血。包括1983年建立保护区,从肖林、钟泰、前任的李副局长到1989年的工作,都在默默地付出。保护区1996年只有41人,2003年增加到73人,现在是133人,党和国家在体制层面做了大量支持。另外,民间组织都在支持我们,像阿拉善SEE在关心我们核心区域移民搬迁的蔬菜大棚建设,对保护工作用心、用体、用力。
对滇金丝猴的保护有如下几点建议:科研投入加大,对栖息地破碎要加强物种基因之间的交流,要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区周边的老百姓,越是偏远的保护区村民,因为受限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他们收入有很大差异,需要更多的工作支持他们。生态旅游在发展,我们加强科普宣教,增加公众对滇金丝猴的了解与关注。
图/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
第一任轮值主席 谢红芳
谢红芳主席评议
“从你们每一个人的分享中我听到滇金丝猴保护区的一线人员都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感受到各位的人文精神。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是狭义的物种保护,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保护。我期望社会各界都能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当中,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04
科学同行点评
图/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前任院长,
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
首席科学家 杨宇明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前任院长,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宇明教授,对《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的发布进行点评。
我做宏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在书的编辑过程中,已经跟萧老师做了交流并提供了协助。对萧老师为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所做的工作我十分敬佩!萧老师不是把这本书作为自己的成果,她首先介绍了从1871年以来为调查、监测和研究滇金丝猴做了大量工作的科学家,谈到了党和政府对滇金丝猴工作的指导和贡献,谈到保护区管护局为我们科研工作所作的协助和支撑,还有基层管护人员是保护的主力,还有社区共同管护的参与。要保护一个物种,仅仅是一个科研机构或者环保机构和外来机构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方位的参与。这本书的价值从序里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的主任陈宜瑜院士已经做了评价,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创新的模式。
萧老师主编的《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最大的亮点是集结了政府、公益组织、专家、保护专业人员、社区居民等多方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科研人员和参与者的智慧和结晶,包括前人所做的工作。就如陈宜瑜院士在序言中提到:《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填补了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的科学基础材料空缺,记录了滇金丝猴种群全面和系统监测评估的过程。
再有令我感动的是,主编萧今博士她不是做生态学、也不是做动物学的,她是做社会学的,她更具有系统性思维和整体观,能够用辩证法来看待我们的保护对象,抓住滇金丝猴保护的关键问题,全方位地、系统地把滇金丝猴保护的经验和认知整合起来,具有重点与核心观念。滇金丝猴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本书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和支撑。
主编手记有整整10页。看完主编手记,即使不懂滇金丝猴保护的人,看完了也对滇金丝猴保护有了基本的了解。本书主编是怀着激情和感恩,对所有为滇金丝猴保护做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一一表达了感谢。谢红芳主席的序言对滇金丝猴保护的历史和动态监测的特点做了最精的总结。
#05
丛谈研讨:
万物互联-地球生命共同体
图/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秘书长 连芳
莲芳女士邀请了跨界嘉宾,包括人类学家郭净、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杨宇明、《守山》的作者肖林、音乐家方兵、本书主编萧今、世界遗产专家刘保党,请他们分享对《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的读后感。
图/《守山》作者、曾任白马雪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局长 肖林
肖林 《守山》的作者,从1983年开始在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作为白马雪山滇金丝猴保护的亲历者,通过《守山》记录了自己与白马雪山滇金丝猴相伴35年的故事
我个人从1983开始在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工作,然后到去年、前年末退休时都已经是36、7年了,这么长的一个经历,同样的经历有谁能把他记录下来,过30年、过50年,我们再来看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或者是滇金丝猴保护地多少代之后的变化。
我在保护区工作长达36、7年。身边很多人都说,他们和我是有同样经历的人,或者正在从事自然保护区工作,“您的经历非常有代表性”。我出《守山》的初衷是希望把保护的经历记录下来,过30年、过50年,我们再来看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或者是滇金丝猴保护地多少代之后的变化。最初的10年里,别说我们从事滇金丝猴保护的人、连身边称为国家干部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我在做怎样的一个事情。10年后,无论是国家还是公众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都在关注这件事情,从事滇金丝猴保护的这拨人都感到整个身心的放松,不再是那么几个人在拼命地跑。到今天《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的发布,我们就看得出来,整个书里滇金丝猴保护走过的路程,我们欣慰地发现,滇金丝猴从刚开始发现的1500只、13个种群,那是一个很模糊的一个年代,到后来17个种群,接近2500只,到目前大于3300只,23个种群,数据越来越精确,这个精确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座每一位的辛勤付出。
图/影视人类学家、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郭净
郭净 影视人类学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滇西北开展过大量的社会调查
我从1998年开始在卡瓦博格做文化研究,卡瓦博格与白马雪山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山脉,但都在一个生态环境里。以前做调查关注的主要是文化方面的东西,但近年看了很多科学家的论文。白马雪山的云岭山脉出了两本书,《守山》和今天发布的《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这两本书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同样的问题——基层保护站、社区及科学家的合作。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的合作方式,它是多方合作的成果,是由基层保护站和社区、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最重要的是它的社会科学角度。1983年保护区建立时,像当时非常年轻的钟泰、肖林老师就参与到这样一个保护事业当中,逐渐发展出一种社区共管的模式;而且这本书它还是一种学术研究与基层在线研究、在地研究两种研究方式的一个合作。在中国保护生物学领域里面,这本书作为这两个模式的结合是比较少见的成果,我不敢说是第一本,但我没见到其他的成果。
这样的一种模式,不但对自然科学有启示的意义,对我们做社会科学的也有启示意义。第一,从环保史的角度来讲,白马雪山实际上是中国环保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起源地之一,从保护区一开始建立社区和当地的基层成员就已经参与到保护过程中、也参与到研究的过程当中。另外从我们曾经在卡瓦博格雪山调查的时候,从1998年开始就与当地的社区合作,但我们的重点是放在神山,就是去调查当地老百姓对于神山的自然的观点和宇宙观。这样一个研究实际上是在地的自然科学,我们中间有一个共通的东西。但由于长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野,造成了我们的研究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之间缺乏一个交流。在这个书里面我看到了这样交流的一个前景,就是这本书是关于一种特殊生物物种的一个空间分布的一个调查。我也刚好完成了一本书,是卡瓦博格的一个神山的空间分布的调查,但是由于我们没有像这本书一样采取大规模的和自然保护区、社区合作,我们是靠少数人的调查,所以只做了5个村庄,这5个村庄他们信仰的神山和他们封山线在什么地方,要在地图上把他们标出来。如果将来和自然科学的全境调查叠合在一起,将来就有可能做出滇西北生物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数据库、一个地图,那我们这些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可以来参与这样的调查。
图/著名作曲家
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会长 方兵(右三)
方兵 著名作曲家,2021年元旦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新版混声合唱编配、监制者;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会长
我参加过一些书的首发式,但今天这本书离我的关系听起来似乎非常的远,但也给我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我看到了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用一种深入、精准、详实的态度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当这一切工作做完后,需要转变为一种社会成果,这时需要大众的传播,它需要的是广泛、简洁、跨界的大众传播语言;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是用一种新的认知去与事物结合,找到新的途径和方法。我们用简洁的方式引起更多大众对社会的了解、认知、关注,就唤起公众对于生态环境、对于自然保护地的真正理解和认知,我们就获得更多的力量,所以毛泽东常讲战争的最深厚的威力和根源就存在于民众之中,原因就在这个地方。所以虽然觉得这个专业离我很遥远,但这个做事的过程中,我又觉得特别的近、特别有意义。《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使我得到了新的学习、认知和了解,不断拓展我自己认知的方式,我觉得特别好,特别开心,谢谢。
图/现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副主席兼秘书长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诺亚方舟专项基金
委员会执行主席 萧今(右二)
萧今 本书主编,成人教育哲学博士,现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南项目中心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诺亚方舟专项基金委员会执行主席
最开始我没预料到会由我来承担本书的撰写,因为基金会资助了,所以也尽一点责任来组织协调。当我翻了几百份的资料,回溯最早从1871年开始寻找滇金丝猴的历史,到了1895、96、97年后,滇金丝猴的模式标本进入了巴黎博物馆,我发觉大部分的资料和学术研究仅仅反映早期探索者和学者对物种和保护的研究探索和判断。
根据几年里的工作经历,我发现很多的研究背后都是一线保护工作者的影子,如:肖林局长到基层的管护员蜂学文等等,是他们帮助科学家找到一群一群的猴子,是他们每天背着很重的器材去追踪,他们知道每一个地名、每一个猴子、从哪一个山脊跳到哪一个山脊,都是他们提供的知识。他们和滇金丝猴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他们有第一手的资料和第一手的认知,这些知识需要通过研究积累在知识库中。
学校里面的教育工作,主要是把书上的知识传输给学生作为主要任务。但作为教育社会学家,我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积累新的知识,人的体验、人的认知、每一个人群的体验,包括林草局、我们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科研和管护人员、巡护员,像肖林、年轻的张鹏万、像胡善斌、余务标等,他们为保护工作做出的贡献,他们的认知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需要把他们的经验、他们的认知,系统地整理成为知识,这些才是具有普遍性的,大众可以认知、传播开,这些是把人类的认知、人类的发展往前推动的基础智慧。郭净老师的《雪山之书》从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视角来看一座山。
滇金丝猴全境监测调查不能仅仅完成一份给林草部门的技术报告。这本书中的监测数据我们可能有遗漏、可能不全面,但我想有后来的学者、后来的巡护员、后来的公众都应该在这里从保护区管护者、科学家和居民的身上得到智慧,从他们体验中、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到保护是怎么样的事,把他们更系统地整理成知识体系,用智慧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图/世界遗产专家、
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刘保党
刘保党 世界遗产专家,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对于《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首发式,听说后我特别期待。滇金丝猴分布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出这样一本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第一,世界自然遗产是备受关注的地方,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在生态旅游的加持下,每一个世界遗产地几乎都是世人瞩目的地方龙头。第二,在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中有猴类的占到8个。那么哪个地区的哪个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猴子管的比较好,保护管理水平比较高?这是我非常期待看到的东西。第三,关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价值,世界自然遗产地有4个价值,三江并流在我们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中把4个都全部列入了,其他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入选的标准超不过3个,通常都是1-2个。
从遗产的价值来看,作为濒危物种的这一条标准就10个。滇金丝猴在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价值在于它的栖息地保护能够把整个区域带动起来,这种生命的呈现对于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就价值而论,自然遗产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财产清单,整个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因为申报的比较早所以没有这清单。但是这本书里呈现了世界遗产的资源要素,通过它我们看到了自然遗产资源清单的影子,我觉这是它的价值之一。我们每年都要去参加自然遗产地大会,因为保护不好它每年都要被批,这也是三江并流每年倍受世界自然遗产中心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价值是滇金丝猴栖息地的完整性,从书里我们看到的5个保护区已经突破了省份边界,到了西藏的芒康。其实由动物构成的世界遗产,在他的范围的划定上是非常受完整性关注的。从这个方面我们看到了一个潜力区,世界遗产的潜力区,西藏很有可能从三江并流这个区域的世界遗产拓展过去,我觉得这个是第二个有价值的东西。第三个有价值的东西,其实三江并流在保护管理方面这几年做得是特别深、特别好的;但是在国际社会尤其在世界遗产中心被明确放在第三档,第三档就是有不良影响的。这本书另外一个国际意义是可以和以后反映我们保护管理成就的书,包括肖林老师去年写到书,作为保护管理的经典案例来呈现,这样为我们三江并流这些总结梳理少而造成不良影响的,为它摘帽。
图/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前任院长、
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杨宇明
杨宇明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前任院长,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几位丛谈者分享的内容使我非常受启发,刚才几位谈到了一个核心思想和一个重要观点。核心思想是怎么样把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社会学家研究的成果综合应用到旗舰物种和整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过程中。我觉得这个涉及的关键词是跨界。长期以来我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游离着的,尽管在某些方面有些小的交叉,但都不足以支持保护的理论和实践。这方面我的体会是非常深。我国第一本保护生物学的书是我们动物所前所长季维智写的,我从头到尾认认真真读了,从分子水平、基因多样性的保护、到物种水平、到生态系统,这个是我们国家第一本,是经典,但是恰恰没有社会学,书里没有一个字提到社会学方面的问题。我们实验室有研究灵长类的顶尖级科学家,但与人类学、社会学家还是缺少交流,如果我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鸿沟能够突破、能够交叉、能够交流,可能我们很多科学问题就可以得到解释。现在我们很多科学问题解释不了,同时很多社会现象也无法解释,就是一个跨界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核心思想。
跨界就是一定要交流,所以这一次陈宜瑜院士的点评里讲到创新模式,就是5个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的群体共同来保护。“保护”就两个很简单的字,但保护涉及的问题太多太多。小作坊、一个车间、一个实验室都可以做精品,但保护不是,单靠自然科学家可能越做越小,最后自己玩就玩死了,自己保护的对象保护不了。例如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里只有4个人加起来不到5人,面对云南省的19365种植物、脊椎动物2787种动物,顶尖的动物学家能保护多少?这个可能是我今天感受最深的。
跨界交流,这本《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可以说是一个案例,而且是把云南、西藏的都综合起来,把时空上的、历史上的、多少专家做出的贡献、他们的智慧、还有我们基层做出的成果跨学科地总结起来。因为我们的主编是社会学家,占位思考方式跟我们做科学的不一样,我们就盯着单一的做。我爱人是搞历史的,她开句玩笑说,搞生物的,从本科学生物,研究生再到了博士生,学历越高越精,学昆虫的可能搞一个蚂蚁或者搞蝗虫的,最后博士后可能是研究它的一支脚一个翅膀,自然科学存在这个问题。但学社会科学的不一样,它的思维方式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社会是无所不包括的。所以我想这本书最重要的是唤起全社会的智慧、全社会所做出的成果,是一个物种的保护综合,来实现整个地球的保护,这是我今天学到和体会到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滇金丝猴的保护,从1871年发现,多少科学家做出贡献。我们著名的兽类学家彭鸿绶就殉职在山上。另外一位是李致祥,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1982年我所在的西南林业勘测总队,邀请他来承担我们的兽类动物调查,去的时候还见到他,1983年初去世了,非常非常可惜。包括赵其昆、杨德华、白寿昌等等过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后来没有人知道,包括兽类科学家都不知道。所以需要社会各方面来不断的交流、交融,然后利用我们的系统思维,把我们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到保护实践中。过去一本学术领域的书,可能就圈内的几个小同行参与发布,但今天为了一个物种保护,那么多的人一起举行发布,是我做了那么多年的保护工作没有见过的。所以我的感受很深,也学到了这个核心的一个思想和一个观点。
连芳女士评议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物种衰减、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问题的出现,大家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滇金丝猴保护,它的传播、公众认知不仅仅局限在科学届,还有自然保护区的管护部门、社区居民等,是跨界的,要让更多领域的人认知、了解和参与,继续推动对滇金丝猴这个物种所带来的万物互联-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意识和行动的空间。”
#06
滇金丝猴动态监测顾问代表发言
图/滇金丝猴动态监测顾问 韩联宪
韩联宪 西南林业大学退休教授、IUCN中国雉类专家
我自己也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很长时间,白马雪山保护区刚刚建立的时候我就去过那里,我和肖林他们都很熟悉。我最大的感言就是说40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党中央领导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自然保护的各个方面,不管是自然条件也好,人类条件也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萧今老师在组织编撰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参加过提了一些意见。我觉得大家讲了那么多的好的地方,它做了历史的回顾,把历史上参与保护滇金丝猴的所有人的所做的成就都列出来了。因为这个实际上是构建一个系统,一个保护的系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动员起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这也成形成了一个在其他的一些珍稀物种保护方面可以借鉴的一个模式。
我觉得这个书还有一个最大特点,野生动物要把它准确地搞清楚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通过滇金丝猴全域动态的监测,我们可以说通过数百号护林员、基层工作人员、保护工作人员、专家学者的努力,我们的数据目前是最接近科学的数据,那它就为我们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监测的基线,将来就可以以这个基线作为将来保护工作成效的评估,如果发生了一些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所以这本书的作用我觉得是具有科学、社会、保护多重价值。这是我的感言,谢谢大家。
好消息
西南项目中心有自己的微信号啦
保护西南山地的诺亚小方舟
添加
保护西南山地的诺亚小方舟
和我交个朋友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SEE诺亚方舟
Copyright © 2018~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 诺亚方舟项目
滇ICP备17008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