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护员:我和绿孔雀一块儿成长
诺亚方舟 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 2018-10-26
绿孔雀保护巡护队在巡护哨卡前
绿孔雀栖息地共管保护小区项目自2018年1月底至今,已巡护10个月。在这期间,8名巡护员每月参加巡护培训;每日进行巡护;利用休息的时间在附近村子的集市上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去周围企业为工人们做绿孔雀保护宣讲,并修建了自己的哨卡房。靠土地生活的多面手们,为绿孔雀保护工作成了多栖发展的巡护员。
在绿孔雀栖息地巡护的日子里,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对绿孔雀的看法,也改变了周围4个村庄村民的想法。
一、保护最佳拍档=无线远传红外相机+巡护员
山上放羊的迟大叔,前段时间听到旁边山林里有异常响声传来,赶忙告诉了巡护员。那片山林在绿孔雀栖息地共管保护小区之外,是绿孔雀种群向外扩散的必经之地,巡护员得知这个消息后,向在地执行机构玉溪观鸟协会杨星和绿孔雀保护项目协调员小伊反映问题,希望能在保护小区入口增加几台红外相机,用于监测进出人员,最后决定在保护小区入口安装具有传输功能的红外相机,辅助巡护队员巡护。
这不,刚安装上没多久的无线远传红外相机,便“抓到”了一辆拖拉机。
红外相机拍到的拖拉机,停在保护区入口
10月21日上午,在董家田放羊的巡护队员颜思武收到无线远传红外相机发送的照片,照片显示有拖拉机进入保护小区内,颜思武立即前往该区域,查看情况。
巡护队员颜思武收到信息,前往查看
开着拖拉机而来的村民想在保护小区内拾干柴,却忘了保护小区不能随意进出,以免干扰里面的动物生活。颜思武抵达该区域后,他严肃地告诉拾干柴的村民:“这里是绿孔雀保护小区,不能随意进来,请马上出去”,同时拍摄视频记录。村民只得开着拖拉机调转车头,“突突突”地驶离了保护小区。
经劝阻,村民开着拖拉机离开保护小区
1年前,8名巡护队员,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几乎没有概念,他们和保护小区周边4个村庄的村民一样,只能偶尔听到几声绿孔雀鸣叫,可惜难得一见。如今,他们在遵循巡护制度巡护的同时,自主收集绿孔雀有关的信息,避免绿孔雀栖息地被人类活动干扰。
二、从“被培训者”变成“培训员”
5月,山中的甜菜和菌子颇为丰富,甜菜因味道鲜甜且在当地的价格较贵,吸引了不少“吃货”前往保护小区内采摘。绿孔雀保护小区周围有一家以种植甜橙为产业的农业公司,从附近的山区和村庄招聘村民前来种植甜橙,白天工作结束后,富余的下班时间让员工们经常结伴去保护小区里采摘甜菜、菌子等可口的“野味”。采甜菜的人时常在保护小区内被发现和劝阻。
巡护员们看到这种情况,和公司的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希望进公司为他们的员工做宣传培训。在获得公司同意后,绿孔雀保护巡护队队长刘兴益,带领颜思武、颜忠荣、禹学才三名队员为72名员工进行绿孔雀保护宣传。
巡护队员们为农业公司员工做培训
台上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台下一排排坐在小板凳上听他们宣讲的员工。从他们参加巡护员培训时听到的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和林政资源管理等内容到给大家讲野生动物保护、森林防火,也讲见不到的绿孔雀我们可以为它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夜晚在种植基地的小操场昏暗的灯光下,农业公司的领导和员工没有一个离场。宣讲之后,这家甜橙种植基地的员工再没有进入到保护小区里。
参与巡护培训的巡护队员们
绿孔雀栖息地共管保护小区是一个为期5年的项目,第一年,我们保护最好的效果不仅是监测到8只小绿孔雀在健康成长,还有巡护员们的角色转变,他们成为了自己家乡珍宝的守护者。
觅食的绿孔雀
新平绿孔雀栖息地共管保护小区,由SEE诺亚方舟资助。由云南省林业厅牵头,在专家指导、新平林业局支持、玉溪观鸟会推动下,村民建立巡护队日夜守护绿孔雀。
指导专家包括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专家杨晓君教授、西南林业大学退休教授韩联宪。绿孔雀栖息地共管保护小区项目委员会成员包括:社会政策影响力评估专家林杨先生、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李永杰工程师、生态地理专家闻丞博士、社区专家香港中文大学退休教授萧今女士、SEE会员企业代表诺亚财富昆明部总经理段锦宏女士、云南自然与文化遗产促进会秘书长连芳女士。